为深入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5月15日,德国工程学院顺利完成“专业赋能,同心同行” 第五届心理委员技能大赛学院初评工作。

经学生自主报名、综合评审,3 名参赛心理委员表现优异,最终推选 2 名选手代表学院晋级校级复赛。
初评现场:聚焦专业能力,展现服务风采
本次初评以 “心理委员成长之路” 和 “心理健康活动策划” 为核心考察内容。3 名参赛选手结合日常工作实际,通过 PPT 展示与现场述职,分享了工作心得、服务案例及个人成长经历。
选手陶幸妤以 “心理委员沟通技巧” 为主题,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朋辈沟通及时发现同学心理困扰,其逻辑清晰的表达与务实的工作方法获得评委肯定。

选手谢宜霖聚焦 “心向阳光,逐梦前行”,从自身对于心理学的分析、活动流程设计到效果评估进行了完整展示。

选手黄意以 “突破黑暗” 为切入点,结合真实事件讲述了心理委员在早期发现、及时上报中的关键作用,体现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与专业敏感度。

评审维度:专业性、实用性与现场表现力并重
评审组的心理中心兼职教师邓巧老师从专业能力、实务水平、现场表现三个维度综合评分,重点考察内容的科学性、案例的典型性及展示形式的规范性。邓巧老师指出,同学们在比赛时需要调整好自身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评委老师,并在比赛说话技巧及演讲姿态的调整上做出了指导。


以赛促学:推动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
本次初评既是对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成效的检验,也是一次 “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的实践练兵。希望晋级选手继续打磨参赛作品,在校级舞台上展现德国工程学院心理委员的专业风采,同时带动更多同学关注心理健康,共同构建 “全员参与、全程覆盖” 的心理育人新格局。

下一步,两位晋级选手黄意、谢宜霖将在心理专项岗教师和心理兼职教师的帮助下完善 PPT 内容、模拟情景应对环节,全力备战校级复赛。期待他们在后续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德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