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计算机学院“金桔系列”第十期活动于勇者楼301圆满收官。本次会议以“辅导员谈心谈话技能升级”为主题,特邀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李东芹老师担任主讲,依托九型人格理论体系,为学院辅导员团队打造了一场融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专业发展盛宴。

会议初始,学院心理专项岗丁滢老师说道“作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守护者,了解学生性格特质是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所在。通过九型人格理论,可以精准把握学生个体心理动机与情绪优势,这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健康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紧接着李东芹老师系统梳理了九型人格理论的思想脉络与体系架构。作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MBA核心课程,这一拥有两千余年思想积淀的性格分析范式,通过精准界定九类核心人格类型: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思考型、怀疑型、快乐型、领袖型、和平型,深入挖掘个体行为模式背后的潜意识驱动力与思维特质。

为增进辅导员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具象认知,李老师以“苹果砸头”情境为切入点,生动诠释了九种人格在情绪反馈、思维轨迹与行为选择上的鲜明分野:完美型倾向于第一时间追溯责任并推动改进,助人型优先关切他人安全,思考型则可能沉浸于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探索,一系列鲜活案例的对比呈现,使九型人格的典型特征具象可感,为后续对同学们的心理工作的精准化开展筑牢理论根基。

针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面临的“沟通浮于表面、信息获取受阻、学生心理抵触”等现实挑战,培训围绕“测评、解析、应用”全流程展开实操教学。李老师详细介绍了九型人格测评工具的使用逻辑:通过180道题目的系统化设计,基于“前三人格挖掘发展潜能、后三人格明确提升方向”的解析框架,指导辅导员从测评结果中提炼个体特征图谱。

会议特别强调,九型人格理论的核心价值并非对个体进行标签化界定,而是以“人格无优劣、成长有无限”发展性视野,构建“倾听、共情、赋能”的谈心谈话新生态。李老师指出:“测评工具是辅助,深度沟通是本质。辅导员需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在交流互动中搭建信任桥梁,让谈心谈话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心灵对话。”
此次会议是重庆移通学院计算机学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创新性实践,亦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了范式参考。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九型人格理论在学生心理疏导、职业规划、班级治理等场景的深度应用,推动谈心谈话工作从“事务性沟通”向“发展性育人”跃迁,以更具人文关怀与专业深度的教育陪伴,助力学生在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的征程中稳健前行。

撰稿:陈新宇
拍摄:陈新宇
计算机学院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