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心理咨询服务模式,2025年4月2日,2025年春季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专题座谈会在合川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团辅室召开。会议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邓昭财主持,心理中心主任田雨以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会。

会议围绕心理咨询服务和教育教学改革两大板块展开。首先,邓昭财老师详细介绍了心理中心的基本概况及咨询预约流程,并重点推介了线上匿名倾诉平台“小宝树洞”,旨在为存在心理困扰但羞于主动求助的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情绪表达渠道。随后,他对本学期课程安排及考核方式作出说明,指出期末将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并强调课堂陈述环节的设计意图,即通过小组协作、课件制作与汇报展示,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在教育教学研讨环节,李然老师以人际关系专题为核心,深入剖析了自我暴露对深化人际信任的作用,并阐释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四大原则,建议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以增强互动性与课堂感染力。邓巧老师则围绕压力管理主题,系统讲解了情绪ABC理论、5秒呼吸法及红绿灯法等实用技巧,结合实例论证压力的积极作用,并向学生推荐网易云音乐、冥想类APP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科学应对压力。


针对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淬炼商学院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金政杕老师结合职业规划专题,详细解读了霍兰德职业匹配理论及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的关联性,强调职业规划课程对缓解毕业生就业焦虑的重要性。谭英姿老师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不健康心理,如期望值过高、消极自卑等,并结合真实案例警示求职陷阱,建议将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融入课堂互动,提升教学实效性。


会议最后,田雨主任对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第一,明确心理健康课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要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平台;第二,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引入在线测评、翻转课堂等互动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第三,强调教研结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调整授课内容,动态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本次座谈会为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与会教师深入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创新方法,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师资培训,促进专业成长;三是创新服务形式,满足学生需求。中心将继续秉持专业、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