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心灵之约,共赴成长之旅
当春日的微风轻拂校园,图书馆前一场别具意义的“善爱我·春日心灵奇遇”以物换心活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一场心灵的疗愈之旅,更是一次“断舍离”的公益实践。同学们通过清理闲置物品、传递爱心,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让善意在春日校园中生根发芽。

“断舍离”背后的公益深意:让闲置焕发新生
活动以“断舍离”为核心,倡导同学们整理生活、舍弃冗余,赋予闲置物品二次生命。在“创意集市”中,书籍、玩偶、电子产品等捐赠物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完好或全新后,以公益价捐赠出售,但是收款方却是来自天南海北,并可带回一盆多肉植物细心培育。

活动借助支付宝公益平台通过直接捐赠公益基金的形式进行。

热门物品更触发趣味拍卖副本,现场竞价声此起彼伏,最终所有收益通过支付宝公益平台流向各大项目:
心融合转衔支持计划:助特殊少年社会融合;
爱的分贝:帮聋儿听见妈妈的呼唤;
陪伴癌童快乐治疗:让肿瘤儿童远离治疗痛苦;
加油木兰:为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女性提供免费的“教育+医疗”公益保障。

我们爱心交易的340多件物品找到了它们新的主人,并捐助了超过80项公益基金。

(数量过多仅上传部分证书)
每一笔交易都是资源的循环,更是爱心的接力。参与的同学坦言:“这是我拿到的人生第一张捐赠证书,断舍离不仅是整理房间,更是为他人点亮希望。”

诗意与公益交融:字句传情,行动暖心
走进“给青春的诗”活动区。这里是情感与创意的天地,同学们拿起便利贴,写下心底最想说的话,那些或迷茫、或坚定、或温暖的话语,都被轻轻贴在第一块KT板上。

随后,大家发挥创意,从现场的句子中精心挑选、拼接,创作出一首首独特的短诗,再将它们呈现在第二块KT板上。这些诗句,是青春的记录,是心灵的对话,在创作与分享中,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从自我关怀到社会责任:一场双向治愈的春日奇遇
本次活动巧妙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公益实践:
断舍离:通过清理物品缓解囤积焦虑,践行环保理念;
创意公益:以轻松形式引导青年关注社会议题,培养责任感;
心灵对话:诗歌创作释放情绪,公益行动升华情感价值。
德国工程学院心理专项岗秦老师表示:“我们希望学生明白,善待自己与关爱他人本是一体。断舍离不仅是‘舍’,更是‘得’——得到心灵的轻盈与助人的快乐。”

以微光聚星河,让青春与善意同行
这个春天,德国工程学院同学们倡导全校同学用闲置物品筑起公益之桥,以诗句传递温暖力量。活动虽落幕,但“断舍离做公益”的理念将持续浸润校园——每一份旧物的新生,都是对世界的温柔回应;每一次心灵的敞开,皆为青春写下更丰盈的注脚。
(德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