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大学校园里,“佛系学生”现象日益引发关注。围绕“唤醒佛系学生”这一紧迫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寻更有效的育人新路径 ,旨在为学生成长注入新活力,助力他们积极拥抱大学生活,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第70期辅导员沙龙于2024年3月20日下午四点在天空书院星空广场如期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聚焦“佛系”学生现象,分别关于拒绝随便、解锁学生成长动力、破“佛”而立、做麦田里的春风四个主题进行分享和交流,为学生成长赋能。

活动伊始,远景学院杨斌誉老师率先登台,带来了主题为“破‘佛’而立,唤醒佛系学生的内在动力”的分享。杨老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为大家带来了极具价值的三个层面启示与方法:深挖原因,对症下药,温暖治愈。杨老师特别指出,“佛系不是病,是成长的信号灯”,提醒辅导员们重视学生发出的信号,助力他们突破困境。

随后,德国工程学院肖瑶老师通过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展示,让大家直观了解到“佛系”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占比不小这一现状。逍遥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如何唤醒“佛系”学生隐藏能力的宝贵经验,其独特的解决方法引发了在场辅导员的深入思考。

艺术传媒学院孙棟老师则分享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育人案例”。通过降低竞争焦虑,重构阶段性目标,实施个性化引导,为学生提供长效赋能,帮助学生解锁成长动力,让大家看到了育人工作中的更多可能性。孙老师表示将全方位构筑支持系统,进一步增强个性指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信工程学院的杨文静老师运用自身丰富的学生案例,指出“佛系并不是摆烂”,强调要理解佛系背后的多元镜像,打破固有思维,构建赋能体系,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杨老师积极挖掘学生的不同优势,鼓励学生发挥所长,参与各类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收获荣誉。杨老师的分享让大家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之处,只要善于发现并引导,都能绽放光彩。

最后,艺术传媒学院郭菲院长和学生处陈帅处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他们肯定了各位老师分享的经验与智慧,强调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需求的重要性,并对未来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希望大家能将此次沙龙中的收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更多力量。


交流环节结束后,一场别出心裁的漆扇制作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老师们亲手体验这门古老工艺,专注投入。在制作过程中,大家相互协作、交流技巧,不仅掌握了漆扇制作的要领,更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辅导员沙龙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为学院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对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对“佛系”学生群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确了后续育人工作的方向与重点。相信在全体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定能找到开启“佛系”学生心门的钥匙,帮助他们在学业与人生道路上积极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中绽放独特光彩,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