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强綦江校区完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完满团队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方向感,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让学生工作更科学、更有成效。綦江校区结合工作实际,打造登瀛论坛系列培训。围绕“榜样引领、理实结合、任务驱动、成果导向”,通过朋辈互助、专家指导、自我实践,让参训教师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工作实效。培训分完满故事、读书分享、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学习考察、团建活动、课题研究等版块,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分层分类分阶段的模式开展。
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工作室经验共享与创新实践,促进辅导员工作室专业化发展,2025年4月2日14:30,由学生处主办,綦迹·红研辅导员工作室承办的第36期登瀛论坛在古剑书院含光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聚焦辅导员队伍建设,旨在促进经验交流与创新实践,特别邀请重庆市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首届“最美高校辅导员”牟芷博士,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向下扎根,向阳生长,方能根深叶茂”的精彩专题讲座,为全体辅导员提供深刻启示与宝贵经验。



【深耕细作,铸魂育人事业】
讲座伊始,牟老师以“何以为师、以何为师、为师何以”三个哲学命题切入,引发了在场辅导员的深刻思考。结合自身12年辅导员工作经历,牟老师将职业发展生动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入职场的“蜜月期”、面临挑战的“七年之痒”和形成特色的“相濡以沫”期。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指出,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需要用心经营的事业。只有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才能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创新实践,塑造育人品牌】
随后,牟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工作室的建设经验。她创新性提出“两支专业队伍+一个云平台+N个品牌活动”的运营模式。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工作室组建了理论研究组和实践创新组,成员涵盖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背景。云平台建设上,自主开发的“润心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累计服务学生3000余人次,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品牌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心语”读书会已举办36期,“心路同行”征文比赛覆盖全市20余所高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研发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课程体系”已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相关成果在各大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


【互动交流,共寻育人新途】
互动环节中,针对“如何提升思政教育时效性”这一问题,牟老师给出了独到见解:真正的时效性不在于追赶热点,而在于走进学生心里。她强调,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的核心在于转变教育思路,从传统的“我说你听”单向灌输模式,转变为“我们一起做”的互动参与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接受思政教育。



此次登瀛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辅导员们搭建了一个经验共享、智慧碰撞的专业发展平台。参会辅导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在育人实践中脚踏实地、向下扎根,在专业发展上积极进取、向阳生长,共同书写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

撰稿:单建琴、翁焰
图片:彭子怡
綦迹·红研辅导员工作室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