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加强綦江校区完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完满团队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方向感,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让学生工作更科学、更有成效。綦江校区结合工作实际,打造登瀛论坛系列培训。围绕“榜样引领、理实结合、任务驱动、成果导向”,通过朋辈互助、专家指导、自我实践,让参训教师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工作实效。培训分完满故事、读书分享、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学习考察、团建活动、课题研究等版块,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分层分类分阶段的模式开展。
为加强辅导员队伍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我校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指导我校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高质量充分就业,11月15日,由学生处主办、GM·生涯工作室承办的第34期登瀛论坛在南州食堂5楼多功能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大思政视域下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初探”为主题,特邀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处老师、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李卓兴老师主讲,学校辅导员老师、就业创业课程教师以及就创导师库成员参加。


李卓兴老师的演讲精彩非凡,从大思政视角深入剖析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他强调,当前教育环境下,生涯规划教育不能脱离本土文化和学生实际,需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实现生涯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渗透。

讲解过程中,李卓兴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对比分析西欧和中国民众的就业思想。针对当代学生不愿到外地就业的现象,提出生涯规划要结合中国国情,依据人力资源市场状况、文化差异和就业差异等对生涯规划进行本土化改进。

李卓兴老师将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脉络划分为四个阶段,阐述过往情况并明确现阶段目标。经分析,指出当前生涯规划多为静态发展,鲜少考虑动态因素,如疫情影响和中国新发展情况。
此外,现阶段生涯规划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生涯教育体验式内容不足,且与思政融合不够充分。需要注意的是,生涯教育不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它应让学生掌握技巧、转变思想,以产生更深远意义。
论坛上,李卓兴老师还与老师们互动交流,探讨分析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现场讨论氛围浓厚。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我校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新思路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贴合实际的生涯规划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助力他们朝着高质量就业目标迈进。相信在此次论坛推动下,我校在生涯规划领域将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图文:谢沅红、杨桂华、向春红、李婷婷
GM·生涯工作室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