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推进队伍建设以老带新进程,2025年3月28日14时,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祝玮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辅导员于梅若书院207会议室开展智囊团案例分析第三期,聚焦大学生学业与网络成瘾问题,探索“学业帮扶+心理疏导+行为引导”的创新育人模式。会上,刘桃老师和雷艳老师围绕一则真实案例展开深入研讨,探索“精准把脉、分层引导”的思政工作路径。

案例背景:某大学生,自制力较差,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他在学年结束时,有多门课程出现了挂科且补考未通过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辅导员的你该如何与他交谈?
雷艳老师分五个步骤进行处理。一是建立信任,避免对立情绪。通过选择安静的场合,避免公开批评,用关心的语气而非责备,降低防御心理,从而更好沟通交流;二是了解原因,倾听真实需求。进行开放性提问,探索背后的动机,抓住关键点;三是明确后果,激发责任感。针对挂科数量会造成的学业影响,如留级、退学风险,温和从延迟毕业、就业竞争力方面进行提醒,重点放在“如何补救”而非“惩罚”;四是共同制定行动计划。通过与任课教师沟通补考或重修的具体要求。制定每周学习计划。建议参加时间管理或心理咨询、寻找替代性兴趣,逐步减少游戏依赖;五是设定监督与支持机制。约定定期见面,检查进度,鼓励寻找“学习伙伴”或加入学习小组,建立外部监督,必要时可进行家校联系,共同督促。谈话目标。通过谈话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有希望并对自己负责,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帮助”转向“主动寻求改变”。

刘桃老师补充到,对学业后进生,需整合异科导师、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等队伍,建立起学生学业监督服务网,开展学业精准帮扶;并利用谈心谈话、查寝查课、学业预警机制,家校联动共同监管;并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扩大宣传,以点带面。

祝院长总结到,本次案例针对学生挂科、沉迷游戏问题分析得很到位。这反映出我们在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树立学习目标上还有提升空间。后续大家要多关注这类学生,一对一谈心,挖掘根源,协同家长、同学共同帮扶。也要丰富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多元爱好,帮他们重回正轨,让学生真正实现成长与蜕变。

智囊团案例分析既是对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探索。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构建“每周案例分析+月度培训共享+年度学情大赛”的三维培养体系,推动思政工作从经验驱动向专业驱动转型,让老师们的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