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政治坚定、本领过硬、协作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2025年5月14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林燕老师、征兵工作站江旭东老师依托学校营地教育资源,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战狼训练营”活动暨激发学生干部团队协作新动能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团队协作挑战,探索新时代学生干部培养的创新路径。
破冰启航:构建协同共进的团队文化基因
开营仪式上,旷俊发老师强调:“团队协作能力是学生干部服务师生、开展工作的核心素养,此次训练营将通过模拟实战场景,锤炼大家的协作意识与执行能力。”在团队破冰环节,参训学员以“快速组队—文化共创—目标共识”为脉络,通过限时设计队徽、创作口号、编排团队造型等任务,迅速打破陌生壁垒。各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运用设计软件优化队徽,在思维碰撞中凝聚起“同心同行”的文化共识,为后续挑战筑牢协作根基。


攀岩攻坚:在挑战中淬炼协作智慧
面对8米高的岩壁,高空攀岩挑战正式拉开帷幕。隆巍老师引入军事作战思维,指导团队制定“侦察-支援-突破”战术:由经验丰富的退伍军人担任“侦察兵”,分析岩壁支点;学生干部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组建地面支援组,通过手势信号传递路线信息;体能充沛的队员主动承担“先锋”角色,为后续攀登者固定安全绳。攀登过程中,多次出现队员体力不支的情况,地面团队立即启动“能量补给”方案,通过节奏口号提振士气,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个体突破极限的勇气,更诠释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相互托举”的协作真谛。


决战沙场:在实战中升华团队默契
决战沙场环节将军事对抗与团队协作深度融合。学员们围成一圈分成三队,选出司令员、指挥官及士兵,利用推演攻防策略,结合赛制形成战术以应对被击中水球“失败”的突发情况。战斗中,指挥官与司令员相互配合,充分发挥班委指挥经验,协调团队往前推进;同时运用活动策划能力,灵活调整战术应对突发情况。当队伍陷入防守困境时,红队指挥官迅速启用备用方案,通过迂回包抄战术扭转战局。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不仅是简单的配合,更是基于信任的战略协同与应变能力。


薪火相传:赋能学生干部成长新征程
总结仪式上,学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感悟。退伍军人学员玉洪荣表示:“从部队到校园,团队协作的内核始终不变,这次活动让我学会将军事素养转化为学生工作的执行力。”学生干部梁永康则坦言:“通过这次训练营,我掌握了科学分工、高效沟通的方法,未来组织活动更有信心。”
此次“战狼训练营”以寓教于战的形式,将国防教育精神与学生干部培养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员的身体素质与抗压能力,更通过情景化、任务化的实践,系统强化了团队目标管理、危机应对、资源整合等核心能力。后续,校院两级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育人模式,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骨干提供坚实支撑,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成才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