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推进队伍建设以老带新进程,2025年3月21日9:30,智能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祝玮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辅导员于梅若书院207会议室开展智囊团案例分析第二期,严守师德师风纪律红线、畅通家校互动,筑牢教育公平和廉洁防线。会上,冉璐老师和王晓雨老师围绕一则真实案例展开深入研讨,探索“资助育人、管理育人”的育人体系。

案例背景:学生陈某是刚进校的新生,家里的经济状况还行,但陈某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小孩能够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获得助学金给你送礼,作为辅导员的你该如何与他交谈?
王晓雨老师先是对案例定性,然后分析问题并从三个方向进行归因:一是家长教育观念偏差,家长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干部选拔和助学金评定所遵循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误认为可以通过非正常渠道操作。其次对孩子过度保护,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成长能力的重要性。二是信息透明度不足,家长缺乏对于学生干部选拔和助学金评定的具体标准与严格流程的系统认识,导致信息不对称。三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上部分不良风气,如通过送礼来获取便利或特殊待遇的现象,可能影响了家长的行为方式,使其将这种错误观念带入校园环境,同时也折射出特殊利益交换心理对教育环境的侵蚀。

针对本案例冉璐老师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及时处置阶段,严守师德师风纪律红线,坚守原则,辅导员必须坚定地维护职业操守和校园规则,明确拒绝家长的送礼行为。其次加强家校协同教育,通过与家长真诚沟通,帮助其纠正错误观念,了解学校相关工作的正规流程和标准,化解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同时加强相关评选标准和政策解读。最后,了解家长让孩子担任学生干部和申请助学金的真实想法,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引导。二是对学生积极引导,进行思想引领,同时我们可结合职业发展开展职业性格能力测试,挖掘其真正的能力优势。比如我们工作中可以结合校内资源开展相应活动,如学生干部胜任力工坊,通过无领导小组选拔人才。三是长效机制建设,设立阳光反馈平台,实时更新讲解评选学生干部任职要求、选拔机制和奖助学金评审流程和要求,同时设立反馈渠道、强化监督。打造红色教育课堂,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教育基地以起警示教育作用。随后王晓雨老师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分享。

祝院长总结到两点,一是强化分享交流模式,凝聚育人合力。搭建多元交流平台,实现实时问题反馈与沟通,打破壁垒,强调推行“新老辅导员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实战经验分享,加速青年辅导员成长。二是推进资源共享,构建协同育人生态。整合多维资源网络,建立“校-院-班”三级资源库,如对接企业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信息与行业动态, 加强家校联动,共享学生成长档案与帮扶记录,协同制定个性化支持方案,如困难生资助、心理危机干预;同时提到优化资源分配与响应机制,动态调整资源投放重点,避免“一刀切”式服务,另外可统筹校内外专家、校友导师等力量,快速响应突发性学生问题如学业危机、法律纠纷等。

学院智囊团案例分析持续构建“每周案例分析+月度培训共享+年度学情大赛”的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强化“分享交流”与“资源共享”双轮驱动,不仅能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更可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的跨越,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复杂问题,作为辅导员,应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理念,将解决思想问题于实际问题结合,在实践反思中提升专业化水平,助力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tips:针对本案例整理一份与送礼家长沟通的技巧(仅供参考):
在与陈某家长沟通,让其明白送礼行为不当之处时,可采用以下方式来避免伤害家长感情:
一、以情动人开场:沟通伊始,先表达对家长关心孩子成长的理解与认同。比如,“家长,我特别能感受到您对陈某的深切关爱,从您为孩子入学的各种操心就能看出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点我非常理解。” 通过这样的共情表达,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营造良好沟通氛围,为后续交流铺垫。
二、坚持委婉阐述原则:不直接指责家长,而是用温和语气说明学校规章制度与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例如,“咱们学校对于学生干部选拔和助学金评定,有着非常严谨且公平的制度。这制度不仅是对每一位同学负责,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在公平竞争环境中成长。要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打破规则,对其他同学是不公平的,相信您也希望自己孩子身处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对吧?” 这样以理服人,让家长意识到送礼行为与公平原则相悖。
三、分享正面案例:与家长交流时,分享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在学校获得成功的真实案例。“之前有位同学,和陈某一样刚入学时充满热情,他没有依靠任何特殊途径,而是凭借自己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提升成绩,最终成功竞选为学生干部,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这种通过自身拼搏取得的成绩,孩子会更有成就感,对他们未来发展也更有帮助。” 让家长看到合理途径同样能助力孩子成长,意识到送礼并非必要手段。
四、给予积极反馈:在沟通中,对家长重视孩子发展的态度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其正确方式。如,“我知道您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份用心特别难得。以后您要是在孩子教育方面有任何想法或者困惑,都可以随时和我交流,咱们一起为孩子找到更合适的发展方向。像接下来学生干部竞选,我们可以鼓励陈某多去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按照正规流程去争取。”让家长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也明确后续正确的行动方向。
撰稿:冉璐
摄图:王辉明、王琳、黄体明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