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5月14日下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志愿者深入学生寝室,开展“萤火之光·亦可耀城——00后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与成长故事”反诈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反诈宣传单、案例分析讲解、现场答疑互动等形式,将防骗知识送到学生身边,切实提升学生的反诈警觉性。

精准宣传,反诈知识“送上门”
活动中,志愿者们逐一走访学生寝室,发放精心设计的反诈宣传单。宣传单内容聚焦“刷单诈骗”“冒充熟人”“虚假贷款”等校园高发诈骗类型,通过真实案例揭秘诈骗套路,并总结“防诈六不口诀”(不轻信、不转账、不扫码、不链接、不泄露、不贪利)帮助记忆。志愿者还结合近期诈骗新趋势,重点提醒学生警惕“AI换脸诈骗”“游戏账号交易陷阱”等新型手段,强调“凡涉及转账务必核实身份”。



互动答疑,筑牢防骗“心防线”
“如果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该怎么办?”“如何识别钓鱼网站?”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们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一对一解答,并指导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预警功能。有同学表示:“宣传单上的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种走进寝室的宣传方式既贴心又实用!”



多方联动,共织校园“安全网”
本次寝室反诈教育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是学院“0诈骗”建设系列举措的重要一环。后续,学院将通过主题班会、反诈专题讲座、线上推文等多渠道普及防骗知识,推进反诈教育常态化、多样化,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整个学院”的辐射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群体的识骗、防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构建“无诈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全力守护学生财产安全,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撰稿:单建琴、谭元琳
摄影:万文轩、廖曼佳、单建琴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