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
首页部门介绍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学生资助宿舍管理心理健康院系风采办事指南
学生管理
【管理服务】远景学 ... 2025/06/04
【安全教育】大健康 ... 2025/06/02
【学风建设】大健康 ... 2025/05/30
【安全教育】通信与 ... 2025/05/27
【安全教育】大健康 ... 2025/05/25
【管理服务】綦江校 ... 2025/05/21
【管理服务】大数据 ... 2025/05/16
【学风建设】大数据 ... 2025/05/16
【安全教育】通信与 ... 2025/05/15
【安全教育】数字经 ... 2025/05/15
学工动态
【宿舍管理】一站式社… 2025/06/06
【队伍建设】大数据学… 2025/06/06
【宿舍管理】“提升素… 2025/06/06
青岛黄海学院来重庆移… 2025/06/05
【心理健康】“四季常… 2025/06/04
【队伍建设】计算机学… 2025/06/04
【管理服务】远景学院… 2025/06/04
【宿舍管理】大健康管… 2025/06/04
【安全教育】大健康管… 2025/06/02
【安全教育】计算机学… 2025/06/02
学生管理  

【安全教育】注意!不要踏入这些“双十一”套路

2024年10月18日 09:26  点击:[]

十月中旬,“双十一”热潮袭来

各大平台已经开始推送“超值预售”的消息

“双十一”购物节开始时间越来越早

在享受折扣的同时

这些事情你注意过吗?


一、电信诈骗

(一)平台退货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狂欢购物的心理,通过非法获取消费者信息,谎称电商或物流客服,利用“商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会员充值出现问题”等话术谎称进行超额赔付,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平台下载虚假App或加入微信群进行赔付,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实施诈骗活动。

防诈提醒:绝不泄露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的个人信息。网购退款官方购物平台进行操作,正规网络商家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当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在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

(二)虚假红包诈骗

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双十一”的促销活动预热。诈骗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地方,派发虚假“双十一”红包,诱骗大家点击链接,套取大家的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防诈提醒:谨慎点击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当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取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

(三)刷单返利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以“双十一”前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称需要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为骗取信任,在约定时间连本带利返还,待刷金额越来越大,骗子将以各种借口拒绝返款,甚至诱导当事人继续刷单。

防诈提醒:网络刷单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合法兼职活动,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四)预售商品诈骗

许多商家为给“双十一”造势预热,会提前“预售”商品,以更大的优惠吸引消费者。诈骗分子就利用了这个机会,以“预售”为诱饵发送木马链接,骗取消费者的定金。

防诈提醒:收到优惠短信后要去官网核实,切勿点击不明链接,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不要私下交易,同时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谨防上当受骗。

二、理性消费

(一)杜绝攀比

攀比消费是目前大学生高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同学持着“别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态,过分追求时尚,片面崇尚超前消费,不懂得量入为出,这样的消费观念会给家里和自己带来经济负担。

(二)避免冲动消费

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购买时反复问自己这些东西买回来真的有用吗?不要因为折扣力度大等原因冲动消费。

(三)优惠陷阱

满减优惠、VIP充值,有时候可没有看起来真的那么省钱。常常会有商家傻的错觉,其实是你"病"入膏肓,颤抖着小手塞进购物车的那堆附加品,或是充值成为“黑卡VIP”享受折上折,实际都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三、“双十一”请你向我这样做

1.了解退货退款流程

正规网购平台的退款、赔付款都是从顾客支付账户原路返回,没有所谓的“退款链接”,也无需下载其他App,要求另行下载App或扫码入群等,是骗子。

如果快递丢失,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卖家(寄件人)再由卖家重新发货,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退款,更不可能提供“退款链接”。凡是接到自称“商家”或“客服”的电话,声称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并第一时间登录官方平台核实真伪。

2.保护个人信息

退货退款诈骗多是非法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来实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不加入陌生群聊,尤其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同学们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帮助识别并预警可疑来电、短信、诈骗App。

3.警惕涉卡转账

网络诈骗的最后一步大都是诱骗受害人转账。不管什么理由,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高度警惕,立即停止。


綦江校区学生处 供稿


上一条:【学院风采】“丹心报国,孤城不孤”计算机学院爱国主题剧本杀活动巧学红色历史 下一条:【爱国主义教育】孙颖莎——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