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校园生活中,人际交往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温暖与支持,也可能因难以拒绝他人而产生压力。因此,一场以“学会拒绝”为主题的心理活动于2025年4月15日中午在古剑龙泉会议室悄然拉开帷幕。同学们带着对解决人际交往困惑的期待,陆续走进会议室,原本安静的空间逐渐充满了轻声的交流与期待的氛围。学院心理专项丁滢老师准备带领大家开启这场关于勇敢说“不”的心灵探索之旅,PPT上“说‘不’的智慧”五个大字格外醒目,似乎在预示着这次活动将为同学们打开人际交往的全新视角。

丁滢老师用投影屏展示出一组漫画场景,“都半夜了能不能别打游戏了?”“社团分配任务也太不合理了”台下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着PPT翻页,“为什么要学会说不”八个艺术字呈现在眼前,现场同学们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丁老师通过自我保护,建立健康关系以及明确个人需求三个方面来说明学会拒绝的重要性。当屏幕上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拒绝的场景时,她分别列举了一些情况,叙述害怕拒绝的原因是因为害怕破坏关系以及害怕失去朋友。“拒绝是需要学习的技能。”丁老师详细讲解3大原则+4步技巧,重点解读拒绝的核心原则:“不伤害关系、不违背本心、不影响长远”;展示“三明治法,延迟回应法,I句法,幽默化解法”等拒绝高情商法,现场示范:“你可以说‘我理解你很着急,但这次确实没法帮忙,下次提前说我一定尽力’。”同学们渐渐活跃起来,有的开始小声讨论自己曾经因为不会拒绝而吃亏的经历。


九型人格辨分明,相处之道心有灵。丁滢老师着重剖析九型人格中的第二型——助人/大爱型人格。丁老师以自身为例详细讲解了第二型人格,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第二型人格的特点:欲望方面-恐惧没有爱的;思维模式方面-大爱无疆,有爱无类,乐于助人的;情绪模式方面-遇小事抱怨,大事则歇斯底里;行为模式方面-身体前倾笑容亲切。在丁老师的阐述下同学们认识到了第二型人格热情友善、乐于助人的特质,同时也发现了他们容易过度关注他人需求,而忽略自身想法的问题。在会议最后,丁老师还为心理委员进行解牌,使他们更清晰地认知自我。


通过丁老师生动案例的精彩讲述,大家明白了拒绝并非冷漠,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石。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再面对不合理的请求时,会勇敢地说出“不”,用恰当的方式守护自己的边界。活动接近尾声,但它所传递的理念将在同学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会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实际,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处理人际关系,在人生道路上书写更自在、更美好的篇章。

撰稿人:邓新月、冯子嘉
拍摄:邓新月
计算机学院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