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阳光与细雨交织,天气在“微热”与“微凉”间摇摆不定,为2025级智能工程学院新生的军训之旅增添了别样的挑战,却也铸就了同学们坚韧不拔的青春意志。时而飘落的细雨,让军训之路略显崎岖,却浇不灭同学们心中的热情火焰;偶尔露头的阳光,则为这段征程增添了一抹亮色。在这变幻莫测的天气里,智能工程学院班导师团队如同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始终陪伴在新生左右,给予他们最贴心的守护。
自军训大幕拉开,智能工程学院便精心组建了新生军训关怀小组。辅导员的温馨叮咛、学生班导师的主动担当,化作一次次训练场上的实地探访。他们以真挚的情感,将关怀融入军训的每一个瞬间,让新生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班导师的陪伴,是风雨骄阳下的坚实后盾
军训前夕,面对初来乍到的不适,学生班导师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组织新生队伍,传授实用的军训小妙招,助力新生快速融入新环境、调整好状态。军训期间,他们时刻牵挂着新生,提醒同学们按时用餐。在教官允许的间隙,他们总会实地探访训练场,适时给出贴心建议。
雨天里,班导师们贴心准备感冒灵,预防新生感冒;烈日下,及时提醒大家备好藿香正气液,防止中暑。一旦有新生身体不适,他们便第一时间引导至遮阳棚或校医务室,给予细致入微的照顾。这样的陪伴,成为近两周军训生活中最温馨的日常。那些简单的举动与暖心的叮咛,如同注入新生体内的能量剂,为他们坚持下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训练间隙的交流,是同龄人间的温暖传递
每日军训的休息时间,成为了班导师团与新生们心灵沟通的黄金时段。他们无需刻意组织,自然地融入新生群体之中,像朋友一样倾听大家训练的心声,分享自己大一军训时的真实故事与实用建议。
看到新生因站军姿而腿部酸痛,他们会亲自示范“省力姿势”;听到新生抱怨难以坚持,他们会分享“数步数、想歌词”等转移注意力的小技巧,并用幽默的话语鼓励大家:“当年我也觉得熬不过去,现在回头看其实超有成就感。”这些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新生的心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训练节奏,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军训的挑战。


夜幕下的宿舍探访,延续训练场的温情关怀
当训练场的灯光渐渐熄灭,学生班导师团的关怀并未就此停歇。每晚军训结束后,他们都会走进新生宿舍,将训练场的温暖延续到宿舍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首先关心的是新生的身体状况,对于训练后脚踝肿胀等不适,他们会分享自己的经验:“我当年用热毛巾敷完超舒服。”同时,他们还会耐心疏导新生的情绪,用亲身经历让新生感受到同龄人的温暖与理解,让新生们在一天的疲惫后,能带着安心与温暖进入梦乡。


全程守护,诠释“传帮带”的初心与使命
从训练场到宿舍,从烈日下到夜幕中,智能工程学院班导师们用脚步丈量着陪伴的距离,用话语传递着关怀的温度。他们全程守护在新生身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传帮带”的初心与使命。
在这场充满汗水与挑战的军训中,班导师们那抹穿梭的身影,成为了新生们眼中最安心的风景。他们用爱与责任,为新生们的大学生活开启了一扇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大门,也为智能工程学院对新生关怀的篇章写下了生动而感人的一笔。相信在班导师们的深情守护下,2025级智能工程学院的新生们定能在军训中收获成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大学生活。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