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重庆移通学院成功举办了两场面向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学院特邀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刘卉担任主讲嘉宾,旨在提升师生心理素养,优化心理支持体系。本次培训分为面向辅导员的专场和面向2025级新生心理委员及班长的专场,针对性极强,内容详实,反响热烈。

当日上午,针对辅导员的培训率先举行。移通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伟,学生处处长陈帅以及各学院辅导员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刘卉主任以“高校老师谈话的个性和共性”为主题,从专业视角深入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优化心理谈话与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她强调,开展学生心理工作需要围绕“认知、情感、动机”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在认知层面,刘主任指出,辅导员需认识到学生角色与责任的转变,理解他们远离父母求学的适应过程,并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出现具有合理性,关键在于“问题无法解决才是真正的问题”。在情感层面,她倡导以接纳、中立的态度开展谈话,传递真诚的共情,引导学生理解并接纳真实的自我。在动机层面,她要求辅导员始终秉持积极服务学生的宗旨,准确传递学校与学院的关怀,成为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值得信赖的坚实后盾。



当日下午,培训对象转为全校2025级新生心理委员和班长。刘卉副教授以“生命心电图:在起伏中学会珍爱”为题,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生命教育讲座。她巧妙地以深受喜爱的“大熊猫花花”为例,讲解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将抽象的压力比喻为身体的疼痛与变化,并通过拆解身体的各个部分,帮助同学们将无形的情绪具象化。讲座中,刘教授强调要正确面对压力,主动调整认知评价,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引导大家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她还通过精心设计的小活动,向在场的同学们传输积极能量,启发大家学会将压力与人生困难扭转为成长的契机与优势,现场互动积极,气氛活跃。




本次系列培训中刘卉副教授带来的前沿理念与实用技巧,不仅为辅导员队伍科学赋能,提升了其谈心谈话与危机识别能力,也为学生骨干注入了积极心理能量,强化了朋辈互助的力量。通过“教”与“学”双轨并行的培训模式,学校有效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
撰稿:赛紫璇、罗永雪
图片:赛紫璇、黄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