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大健康管理学院第十期辅导员“青蓝”成长计划在观云书院小雪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培训以深化美育实践、赋能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学院艺术修养与实践板块指导老师代敏以《从“深藏blue”到“C位出道”的养成攻略》为题,系统分享了通过“三步走”策略挖掘学生艺术潜能、打造高质量校园文化品牌的创新经验。

多维解锁识人雷达
代老师以“早发现、全覆盖、深挖掘”为原则,构建三级人才储备体系:迎新期间即建立“艺术档案”,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记录500余名学生特长;依托“首届才艺展示大赛”挖掘出雷丛语、程子诺、谢鸿、王宇航、张文怡等20余位校园艺术新秀;创新“海淘计划”,通过班委推荐、社交平台观察等渠道,从朋友圈吉他弹唱视频中发现吴虹玲、从抖音舞蹈作品中锁定张敏芮等潜力人才,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星探”模式,让学院艺术人才库扩充至百人规模。

精准搭建“舞台矩阵”
学院建立“特长—舞台”智能对接机制,依托迎新晚会、合唱大赛、戏剧节等活动定制成长路径。代老师展示了精心设计的《艺术人才特长匹配表》:声乐特长生刘海峰主导合唱大赛编排,主持新秀刘怡铭担纲就业创业活动主持,戏剧爱好者组建原创话剧团队。2024—2025学年已孵化《如愿》《一颗苹果》《敕勒歌》《谍海沉浮》《五四的火炬》等8个原创节目,其中《敕勒歌》获得校园合唱大赛一等奖及最佳台风奖,《谍海沉浮》获得校园戏剧节最佳剧目、优秀舞美等6项大奖。“每个节目都是量体裁衣,让学生在最擅长的领域发光。”代老师评价到。

长效激发“成长引擎”
通过鼓励法激发学生内生动力,鼓励学生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创造,打造学生艺术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从院级赛事、校级赛事、省市级春晚舞台的跃升轨迹;组建专业导师团,邀请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做专业教学指导。学工办主任童学容老师及团总支书记彭兰萱老师特别点赞“情绪价值供给”理念:在戏剧节排练现场,辅导员连续30天陪伴至深夜,用行动诠释“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该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大健康管理学院艺术类赛事参与率实现质的飞跃,培育出艺术骨干70余人,校级赛事获奖屡创新高,更有多人获得国家级赛事荣誉,正如代老师所言:“当教育者以诚心守护梦想,每个‘深藏blue’的学子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文字来源:代敏
图片来源:周顺航
大健康管理学院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