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2025年5月12日7:20,由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学生工作处(武装部)、校团委主办,大数据学院承办、綦江校区国旗护卫队协办的“国旗下的思政课”主题教育活动在朝霞映照的田径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筑牢信仰之基,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将思政教育融入庄严的升旗仪式,为师生呈现了一堂涤荡心灵的爱国主义公开课。


清晨,阳光洒落校园,师生们齐聚于此,共同迎接这一神圣时刻。主持人李佳颖同学以饱满的热情向大家问好,并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在庄严的氛围中,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入场,他们身姿挺拔、精神抖擞,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随着激昂的国歌奏响,师生们行注目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点燃了每一位师生心中的爱国热情。

升旗仪式结束后,大数据学院院长潘显兵发表讲话。綦江这片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土地再次成为青年学子精神洗礼的课堂,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唯一的过境地,綦江不仅孕育了重庆首个党支部——中共綦江支部,更以“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创新模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如今,綦江以“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让历史与现实深度交融:石壕镇红军烈士墓前,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的草鞋印记;邹进贤故居前,少先队员用童声讲述革命故事的场景;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上演的红色艺术思政课,以情景剧与民谣跨越时空对话青年。更令人振奋的是,红色资源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春灯村将“信仰之路”打造成研学路线,村民依托“春灯老腊肉”“松香贡米”实现家门口增收。重庆移通学院学子直播助农带货,让菊花茶、稻虾米走出大山;永城小学“小小讲解员”用稚嫩之声传递信仰火种。潘院长希望大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专业知识为学院争光,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辅导员代表孙权伟用贴心而温暖的话语,分享了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感悟,他特别提到,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许多同学从迷茫走向坚定,从脆弱变得坚强。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战胜困难,都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孙老师鼓励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在学习中保持进取之心,在生活中培养坚韧品格,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老师们不仅是大家成长的见证者,更是青春路上的同行者。我们愿做深夜倾听的“树洞”,做迷茫时的“指南针”,做跌倒时的“扶梯人”。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思政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希望你们在遇到困难时记得:大数据学院的老师们永远站在你们身后,与你们并肩作战,共赴星辰大海。

学生党员代表陈庚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和思考。他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如何将初心使命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他鼓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在点滴行动中践行责任担当。”质朴而有力的分享,展现出青年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强国一代”中流砥柱的责任重大,将学业发展与理想追求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伟业紧密结合,勇敢跃入新时代的青春浪潮,朋辈携手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活动特别环节中,学生党员带来了慷慨激昂的朗诵。他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传递着信仰的力量,唤起了在场师生内心的澎湃激情。那一句句振奋人心的话语,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朗诵结束后,在雷淑娟老师的引领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一句句庄严的誓言,回荡在校园上空,让党员们再次坚定了信仰与决心,牢记对党和国家的承诺。



本次“国旗下的思政课”升旗仪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庄严的仪式、领导老师的教导以及学生代表的分享,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大课。它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激励着全体师生将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化作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点滴行动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未来,大数据学院将继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照片:魏羽岑、宋文轩
视频:古文欣、胡芷琰
撰稿:魏丹丹
指导老师:孙权伟
大数据学院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