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春风拂面,正值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盛宴在天渠书院池塘旁拉开了序幕。"法正方圆,共筑和谐"外国语学院权益保护及反诈安全月启动仪式以宣讲+实践的形式,为学生构建了立体化的权益保护网。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和远景学院联合举办,联合合川区公安局反诈中心、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专业力量,打造出"理论教育+情景模拟+实践体验"三维教育矩阵,切实增强学生的权益保护意识和反诈能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警官深入剖析诈骗案例,提醒大学生保持警惕】
公安局反诈中心吴警官作为特邀嘉宾,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大学生诈骗案例,深入剖析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特点,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警示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随后,他详细讲解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识别和防范诈骗,妥善保管个人信息、谨慎对待陌生来电和短信、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等实用技巧。他强调,反诈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更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实战演练提升防护技能,学生感叹亲身体验更有效!】
在金融安全实训环节,重庆农商行通过模拟信息窃取的各种方式,带领师生体验账户安全防护实战。向同学们传授了账户防盗技巧,如如何设置高强度密码、如何识别异常交易等。"原来犯罪分子是这样窃取信息的!"2023级德语专业李乾坤同学在互动体验后感慨,"这比看十遍宣传册都管用!"

【法治与人文并重,新时代育人工程强调安全意识】
宣讲接近尾声,外国语学院学工副院长马喆谈到新时代育人工程既要着眼云端,更要夯实根基。我们要以法治思维筑牢安全防线,用人文关怀滋养成长沃土。鼓励同学们对诈骗的危害要有更深刻的认识,努力掌握更多实用的反诈知识,为后续的反诈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签名宣誓展示决心,共筑校园反诈防线】
“筑牢法治意识,守护财产安全……”伴随着洪亮的宣誓声,在猫头鹰防诈骗志愿服务支队李海燕同学的带领下,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积极参与反诈行动、守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并纷纷在反诈签名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不仅展示学生反诈的决心,更是一种无声的宣传,提醒着每一位过往师生时刻保持反诈警惕。

【创意集市寓教于乐,沉浸式体验增强反诈能力】
活动现场最具创意的当属"全民反诈集市"。五个主题摊位化身为寓教于乐的实践课堂:"诈骗巧识别"通过展示真实反诈案例,设置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参与者在短时间内快速识别出诈骗类型;"权益共维护"则聚焦于外国语学院学生权益保护通道的宣传,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学院为维护学生权益所设立的投诉信箱,同时公布了“解忧杂货铺”五期以来收到的问题回复及处理情况;在"圈诈智趣令"专区,学生们将反诈口诀编成韵律操,让安全教育焕发青春活力。最具人气的是"反诈护学盾"互动小游戏模拟遭遇诈骗的情景,让参与者在模拟环境中迅速做出正确反应。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同学们在面对真实诈骗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学会在危险时刻保持冷静,有效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次外国语学院权益保护及反诈安全月启动仪式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反诈教育盛宴。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权益保护及反诈安全月系列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线上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营造浓厚的反诈氛围,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成才,为构建平安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外国语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