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学生管理效能,大健康管理学院于3月7日成功举办第五期“青蓝”成长计划专题培训。本期培训以“一团乱麻”到“井井有条”——辅导员的高效文档管理与事务处理法则为主题,由辅导员余隆艺老师进行分享,通过系统化方法论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为全院辅导员带来专业能力提升方案。


科学分级  智慧管理待办事项
培训中,余隆艺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系统梳理了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的方法。针对待办事项管理,余老师首先提出“常规-周期”双维分类机制,将工作分为“常规工作”与“重复定时工作”两大类,并将日常工作细化为“紧急、急、较急、不急”四个等级,强调通过优先级排序与分类处理提升效率。对于周期性重复工作,余老师建议善用数字化工具辅助管理,如通过QQ群管家定时提醒、设置电子闹钟、创建桌面任务清单等方式,形成自动化提醒机制,避免遗漏重要节点。


规范命名  构建高效文件管理体系
在文件整理与分类环节,余老师以“规范、清晰、便捷”为原则,详细讲解了文档管理的关键技巧。她提出“三步法”策略:一是统一文件命名格式,采用“日期+事项+版本”标准化模板;二是优化文件夹结构设计,按“标签化-时间-工作类型”的层级分类归档;三是建立常用文件“快捷查找”与定期备份机制,结合标签化管理实现快速检索。此外,她特别提醒辅导员需养成“及时归档、定期清理”的习惯,并推荐使用云盘与移动硬盘双备份,确保文件安全可追溯。

动态协同  在线文档赋能计划执行
面对多线工作任务,余老师重点分享了在线文档的实践应用。她建议辅导员将工作计划转化为在线共享文档,通过实时编辑、进度标注、动态调整等功能,实现团队协作透明化。在开展复杂工作时,可提前制定分工表并设置权限,各环节负责人实时更新进展,管理者全局把控节奏;针对临时性任务,直接在线标注优先级与注意事项,减少沟通成本。余老师表示:“在线文档不仅提升了计划执行的灵活性,更为工作复盘和经验沉淀提供了数据支撑。”

高效的文档管理与事务处理能力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基本功,本次培训内容紧贴辅导员实际工作,极大提升了辅导员处理事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大健康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以“青蓝”成长计划为契机,通过多元化培训赋能职业成长,助推学生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基础。
文字来源:周顺航
图片来源:周顺航
大健康管理学院 供稿
綦江校区学生处 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