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4日上午10:30,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第1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交流会,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计21人参会。会议由心理中心专职教师赵青煜主持。会议围绕政策解读、工作计划部署与新学期作要求三大板块展开,旨在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政策领航,夯实心理健康工作根基
会议首项议程聚焦政策解读与方向引领。心理中心主任田雨详细解读《重庆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指南(试行)》及《重庆移通学院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两份文件,强调:明确“五位一体”的预警网络,要求教师提升心理健康问题识别敏感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通过政策宣贯与责任压实,推动心理健康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

精准施策,擘画三月行动蓝图
会议第二板块围绕3月重点工作展开部署,心理中心主任田雨对新学期工作计划进行了全面解读,围绕“医校协同、测评筑基、队伍赋能、书院融合”四个方面进行:
深化医校合作:与合川区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引入专家督导、危机干预等资源,提升心理危机处置专业化水平。
春季心理测评全覆盖:运用智能化系统开展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动态档案,实现重点学生一对一精准帮扶。
队伍专业化建设: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与实践培训,鼓励大家多渠道学习心理咨询技术,提升专业水准。
书院育人创新:以“移通书院+心理特色”为载体,设计沉浸式心理体验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下沉书院、贴近学生。
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助力学生成长。

集智共商,激发工作创新活力
在新学期工要求环节,在赵青煜老师的主持下,就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考核标准,技能培训的提升以及下个月开始新的工作坊会议形式进行详细说明,与会教师展开热议,凝聚共识,为心理健康工作注入创新动能。

本次会议既是政策落地的动员会,也是新学期工作的冲锋号。通过政策解读明确方向,通过任务分解压实责任,通过集思广益激活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工作迈入“心”阶段!未来,将持续深化医校合作、强化队伍赋能、创新育人形式,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为学生心理健康构筑坚实屏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注入“心”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