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中关于“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构建积极向上、和谐互助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重庆移通学院于2024年11月1日—11月30日举办了“11.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以情绪管理为主题,依托色彩心理学,包含了“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美润心”“以体强心”“以劳健心”五大主题活动,通过启动仪式、教师积极心理体验、心理微课、心理班会、心理讲座、志愿服务等活动内容,呼吁大学生重视情绪管理,提升其幸福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完满人格成长。

一、以体强心,活动舒心:11.25心理健康月启动仪式
2024年11月6日下午14:00,“綦享情绪之美,塑造完满人格”“11・25”心理健康月启动仪式在明善图书馆前广场成功举办,吸引了3000多名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将色彩心理学与九型人格巧妙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探索自我,感受情绪之美的新途径。活动通过五种色彩点位,依托九型人格主题,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明确、内容精彩的冒险挑战。参与者通过“手脚并用”“手眼协调”“投掷烦恼”等运动方式完成挑战,收集情绪色彩,在过程中体验五大基本情绪,通过了解这些色彩与人格特质的联系,从而关注自身情绪状态,释放压力;调整行为,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和社交场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二、以美润心,以美育人:教师积极心理体验活动
为提升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2024年11月15日14:00举办“赋能完满,联结五感”教师积极心理体验活动,通过联结身体“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五感,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体验和感受音乐、园艺艺术、罗夏墨迹绘制、香道冥想等,提升艺术修养与创造力,理解与表达自身感受,陶冶情操浸润心灵,沉浸式探索自我,愉悦心情、疗愈心情,促进人格完满。






三、以德育心,以赛促心:心理成长微课大赛
为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发扬大学生创新精神,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榜样力量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心理素质与道德修养。2024年10月21日—11月27日,由学生处主办,各二级学院承办的“成长蜕变之路,心理健康之旅”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大赛火热开展。本次比赛为大学生提供展示心理技能、深入学习心理知识的舞台,围绕 “学史增信”“榜样的力量”“生命教育与心理成长”三大主题展开,结合生活经验,以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营造互助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四、以智慧心,塑造人格:心理主题班会与心理专业讲座
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韧性,帮助大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并完善自我,明确成长方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与积极心理品质。重庆移通学院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1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对接各个二级学院,举办了共举办157场主题为“探索人格成长,成就美好心灵”的心理班会,9场主题为“塑造健康心灵,拥抱美好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班会与心理讲座,从情绪调适、人际关系、人格成长、生涯规划、运动与情绪疗愈等方面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在活动中提升智力、思维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五、以劳健心,传递爱心:“阳光心理”专项志愿服务
“阳光心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秉持“阳光心理,助人自助”的服务宗旨和“四进”(进班团、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的工作主线,11月1日 -30日期间于校内外开展了4次服务性劳动实践,做到了“青春践行”,切实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投身劳动的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 “明确方向,规划起航”为主题,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大学生人生目标及生涯规划活动,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做好发展规划。以“生命教育”和“压力调适”为主题走进小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心理活动,引导孩子们敬畏生命、热爱自然;正视压力,管理情绪,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健康成长。搭建年轻人与老年人沟通的桥梁,传递温情与快乐,与养老院的老人们共同体验积极心理学的魅力。





“11.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自助助人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心理知识,展示心理技能;在协作中感受团体力量,体会交友乐趣;在感悟中收获爱与成长,提升自我认知;在课堂外收获生活经验,舒缓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会继续坚持实践活动同心理宣教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校区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系列活动,不断探索、优化多元有趣的教育形式,通过场地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与心理资源,关注师生心理成长,塑造完满人格,共建美好未来。
撰稿:窦乔瀚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供稿